无名小说网

无名小说网>似蜜桃类似假死和亲 > 第7页(第1页)

第7页(第1页)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太皇太后已七十有五,此次的病因,其实就是人上了年岁熬冬难,再染些风寒,这就迷糊卧床了。眼下老人家病况反复,时不时高热迷糊,事无巨细都需有人时时费心。好在滴翠山行宫御医、宫人、使役都充足,管事的华嬷嬷又调度得当,倒也处处周全。李凤鸣到了行宫,并没谁真敢指使她如何。她只需每日到老人跟前晨昏定省,愿意时便搭把手喂喂汤药。偶尔遇到当天来探病的宗亲命妇、王宫贵女太多,华嬷嬷也会请她出面帮忙接待,陪着用茶寒暄。这些事都简单,李凤鸣就算敷衍打混也能做得似模似样。所以她刚来那阵子,确实心不在焉。每日不管做什么都会走神,绞尽脑汁想寻个生财之道。但人心都是肉长的。成天亲眼看着老人承受病苦,神志不清地靠着汤药吊命,李凤鸣渐渐也生出些唏嘘同情。太皇太后在几次清醒时,都开怀地拉着李凤鸣的手,用虚弱笑音尽力对重孙媳妇表达慈爱善意。那之后李凤鸣便上心许多,暂将杂念抛诸脑后。到了二月初,天气隐约转暖,老人家的病症也跟着稳下。虽未痊愈,至少再无反复高热,渐渐恢复耳聪目明,总算又熬过了一冬苦寒。行宫众人都松了口大气。这好消息传到宫里,皇后特地命人送来些皇家少府特制的首饰、器物,对李凤鸣表示嘉赏。收到赏赐的李凤鸣并没有多高兴,恹恹对淳于黛道:“没意思,都收着吧。”皇后赏来的这些东西大多打着“少府匠作”的印,按齐国规制是不能轻易流通在外的;首饰倒没打印,寻常人却又不能佩戴。对如今的李凤鸣来说,凡是无法变卖换钱的东西,都没什么意思。从前的太皇太后是何脾性,李凤鸣半点不知。但行宫的老嬷嬷、侍者、御医都在嘀咕,说老太太自从这一病好转后,话比从前密了。还多出几分“老还小”的和软,有时甚至显稚气,常让人分不出她到底是糊涂还是清醒。这种转变在李凤鸣看来并不坏。毕竟,一个“和软稚气又话多”的太皇太后,那是极好相处的。太皇太后很喜欢李凤鸣。自病情渐好,若遇当天无人来探望,不是留她在自己所居的香雪园吃顿饭,就是午睡起身后唤她来陪着用茶说话。更让人称奇的是,老人家得知李凤鸣是异国来的和亲公主,非但没用齐皇室的规矩约束她,还处处纵着护着,似将她认做了玩伴。这样的尊长,李凤鸣当然乐意奉陪。因太皇太后病了数月,被苦药坏了胃口,进食有些勉强。李凤鸣找几位御医问好食材禁忌,时不时让淳于黛、辛茴做些合适的魏国小食或糕点,让老人家换个口味尝新鲜。一老一少相处融洽,关系就愈发亲近起来。二月春阳照软柳,午后韶华好。花园凉亭挂起了遮风锦帘,亭中石凳上也垫上暖软锦垫。亭内石桌正中,有红泥小炉正咕噜噜煮着果茶。李凤鸣打开食盒,取出精致小巧的一碟、一盏、一瓶、一罐。碟子里摆着刀工规整的菱形厚芋块,摞了两层花形。熟芋块与天青色瓷碟交相映出素雅之色,但看着总觉滋味寡淡。见太皇太后悄悄皱眉,李凤鸣柔声解释:“御医说了,适当吃些山芋,对太奶奶有好处。我知您口苦,蒸芋时特地命人浇了‘凝冰糖’熬的甜汁。”齐国南境气候炎暖,七岭之地终年无霜,盛产一种可供造糖的“荻蔗”。若匠工得宜,其浆能制出形似凝冰、滋味甘甜的晶糖。“凝冰糖又不稀奇。”太皇太后像个好奇小孩儿,口中嘀咕着,眼神却黏在她不停动作的手上。“您瞧着凝冰糖当然不稀奇,可怜我却是头一回见。”李凤鸣笑吟吟打开那两拳大的圆肚秘色瓷罐,以小银勺从里挖出些甜酱置于空盏中。甜酱色泽瑰艳,又散发淡香,引得太皇太后偷偷动了动食指。“这甜酱是我大老远带来的,您肯定没见过。用新鲜红瑰与蔷薇混腌,陈了两年,香得能入魂。”李凤鸣笑看眼巴巴的老人家:“但御医也说了,您每日最多只能吃两大勺,不可贪嘴。”“我又不是小孩儿,怎么会贪嘴?”太皇太后口不对心地自辩,却又忍不住再问,“小凤鸣,这瓶子里是蜜吧?”“对。就您平常喝惯的百花蜜,华嬷嬷给的。”李凤鸣将玉瓶中的蜜往盏中甜酱上倒了些许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权臣与尤物  早晚是我的  玉人歌+番外  平阳公主  听闻顾先生心悦我  王爷,哪里逃!  重生九零之厂花归来  开飞船的小师妹  我渣过的男人都回来了  修仙养猫日常  春天的十个瞬间  甜蜜占有  流放改造[种田]  一树海棠压梨花+番外  团宠貔貅的养护指南  杰君还好吗  念念不忘+番外  上钩  鲛绡透  我爱的人+番外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