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名小说网

无名小说网>扬鞭唤优书网 > 第265部分(第2页)

第265部分(第2页)

五代时期武人当政,兵变频仍,大宋引以为戒,极力压低武将地位,将扬文抑武定为国策。当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,削弱禁军将领实权,实行“更戍法”,使兵不知将,将不知兵,后甚至发展到将帅必须按照朝廷发布阵图作战的荒唐地步。当年的呼延丕显,如今的狄青,均不幸陷入这一漩涡,官位越高、权势越大、越成为文官猜忌的对象。呼延丕显乃狂傲之徒,从不将文武百官放在眼里,难免得罪不少人,奈何他权威过大,群臣震慑,谁也不敢强出头,最后仁宗只好亲自出手将他除去。狄青远不及呼延丕显强势,群臣便无顾忌,纷纷出言进柬,要求朝廷罢免他枢密使之职。

狄青在战场上是所向披靡的无敌神将,生活中却十分谦和低调。他出身贫贱,曾有人为他牵强拉扯宗门血统,说他是唐代名臣狄仁杰后代——此乃文人间常有之举,认一个同姓名人,日后升官扬名更有助益——狄青却不以为然,绝不改换门庭乱认祖宗。他脸上刻有低级兵士的刺字,“面涅将军”之名因此而来,自他大败侬智高升任枢密副使后,包括仁宗在内的许多人都曾劝他用药水抹去刺字,求个光鲜脸面,他却说这刺字可鼓舞手下兵将士气,至今仍不抹除,一个绝世美男终日顶着刺字见人。

狄青为人甚好,因不善交际,自出任枢密使以来一直谨慎小心,不愿得罪任何人,以免涉及派系斗争。可惜文官素喜拉帮结派,狄青之才仅限于战场军营,一旦回京任职便不得不陷入错综复杂的党派关系中,他视庞籍为老师,乃是感激庞籍当年对他的提携之恩,但在朝中大臣眼里,他便自然而然加入了庞籍派系,而庞籍在朝中名声不佳,政敌颇多,狄青又无可避免地为自己树立许多敌人,包括军界影响力颇大的三大家族在内。多年来狄青不断向众人示好,皆不见功效,正是受庞籍所累。

此次群臣齐向狄青发难,除去有人暗中指使不论,其实也是长久积压的疑虑。当年侬智高作乱,狄青受命于国家危难之时,率兵南下前便有大臣告诫“武人不可独任”,建议派宦官监军,不令狄青独掌大权,后情势危急,才止息风波,匆匆南下。大军凯旋而归,狄青居功至伟,荣任枢密使。臣僚百官却反对声大起,甚至有官员以罢官为要挟苦劝仁宗,种种不安与猜疑难以抑止,皆怕狄青成为第二个呼延丕显,从此便是朝中所有文官的恶梦。所幸仁宗不为所动,执意封赏狄青,群臣百般无奈,只好眼睁睁看着狄青成为军界第一高官。

几年下来,狄青战战兢兢如履薄冰,从未得罪任何官员,更为大宋军队建树良多,怎奈朝中谣言丝毫不减,反愈演愈烈。他慎密寡言、严于律己,行师先正队伍,明赏罚,与士卒同饥寒,尤喜推功于手下,种种消息外传,百姓对他大有好感,民间声誉极佳。但这也成为群臣攻击的理由,说他广得民心,若心存异志,将对朝廷极其不利。今年初仁宗生了一场大病,康复时有臣子上书暗指狄青为仁宗身畔最大的威胁。不久前欧阳修上书请罢狄青,实无有效罪证可言,居然将上半年京城一场洪涝水灾归罪于狄青,说这场大水是老天显兆,暗示狄青对大宋有所图谋。时至如今,狄青的任何举动皆成了群臣口中的证据,谣言四起,有说狄青家中所养犬只头顶长角、有说狄府夜有异光,而当初狄府受水灾所累,狄青携家人暂居大相国寺,竟然也被说成有意夺取王位,当真是绘声绘色,登峰造极。

而今局势对狄青愈发不利,宰相文彦博、重臣欧阳修等人群起而攻之,力主罢免狄青,庞籍本力挺狄青,现下见局势不妙,也已渐渐收口,只等仁宗亲自决定。朝中群臣分为三大派,一派为主政文官,以文彦博为首,一派为军方武将,以狄青为首,另一方则是众多退休或闲职的###忠臣,文武皆有,基本不参与派系斗争,必要时刻只服从八王赵元俨,三大家族也在其中。如今文武对峙,朝廷武将势力本就远远不及文官,又不善辩驳争论,自然落入下风。而在这关键时刻八王却保持沉默,始终不表态,众文官便肆无忌惮展开弹劾,频频向仁宗进言。狄青百口莫辩,惟有寄望仁宗英明,看在他为国为民建功立勋的份上,能给他一个公正的裁断。

仁宗并不昏庸,但本性优柔多疑,尤其对武将戒心深重,当年设计害死呼延丕显,或许尚有呼延丕显过于嚣张的缘由,如今却也不免有所疑虑。加上一众文官不住添油加醋,便存了以防万一之念,虽知狄青乃是忠臣,也要做出调整防止生变。仁宗私下约众臣商量,又与皇叔赵元俨长谈几次,几日后终于做出决定:罢免狄青,命出知陈州。

嘉佑元年夏末,狄青被迫卸下仅任四年的枢密使一职,在一众官员欣喜的目光中颓然离京,前往陈州任知。这场旷日持久的文武交锋终以文官大胜告终,军界自此一蹶不振,难复往日雄风。

◎◎◎      ◎◎◎      ◎◎◎      ◎◎◎

杭州射潮营武士兵分两路,一路前往大理无量山捣毁龙定邦制药地宫,一路前往庐山歼灭临仙门分部仰仙观,现已功成身退回到射潮营,并将搜获的证物交于风云商队,迅速送来跃马城。

连续几日来,呼延唤皆在密室修练暗能量,身边人惟有一个纪央萤。纪央萤闲时与他共同修练,待他发作呕血时便在旁照料,又负责接听水清吟等人报告,传达他的指令,十分细心体贴。这日收到一封信件,拆开交于呼延唤审阅,道:“陈大哥,这是狄青之女狄兰给你的书信。”

呼延唤盘膝练功,懒得看信,道:“你口述一遍,我不看了。”

纪央萤展开信纸,道:“字迹十分潦草,想必写时颇为焦急。陈大哥你听好了,这位狄小姐如此说来:付陈唤,我父遭朝中文官诬蔑,被迫辞去官职,即日赴陈州任知,母亲与我随同前往,去时匆忙,不得一见,甚憾,闲来请往陈州一聚,天高水长,思念不断,盼早日重逢,祝万事顺心,兰字。”言罢又细看一遍,笑道,“陈大哥,这位狄小姐对你可是一往情深呢,你别辜负了人家的心意。”

呼延唤缓缓收功,皱眉道:“怎地如此雷厉风行?前日方听说狄青被免职,今日便匆匆上路,看来朝廷此举力度颇大,急欲压低武将地位。狄兰还说了什么?”

纪央萤摇头道:“没有了,只这寥寥几句。送信者乃是另一位千金小姐庞秋霜,求见你不得,便留下这封书信,说待你出关时务必与她联系,现下朝中风云突变,形势颇为紧张,请你多加小心,随后匆匆离去。陈大哥,这两位官家小姐与你究竟是何关系?为何对你如此之好?”

呼延唤展颜一笑,打趣道:“她们对我好么?我看她们可比央萤你差远了,你对我才是真的好。”

纪央萤道:“我对你好是应该的,她们一个是太师的孙女,一个是大元帅的女儿,本与你风马牛不相及,却如此过从甚密,除了喜欢你之外,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原由。”

呼延唤道:“狄兰与我相识多年,互有来往也很正常。她父亲虽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,却因为朝廷斗争而被迫辞官,她也不得不跟随父母离开京城,对她一个女孩子来说,实在有点难为她了。”

纪央萤点头道:“是啊,她真可怜。陈大哥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她,陈州离京城不远,来去方便,下回等你身体复原,我陪你一起去吧。”

呼延唤心思仍在朝廷变故之上,沉吟半晌,道:“央萤,你怎么看狄青被贬这件事?”

纪央萤对此一窍不通,但她乃要强之人,一心想为呼延唤分担事务,好搏得他的夸奖。当下认真思索起来,沉默良久,道:“陈大哥,前阵子我常听月奴姑姑和风荷姑姑等人谈论国家大事,虽不是很懂,也听出一些端倪。当今朝廷重文轻武,乐于发展经济、提升读书人的地位,却对武将和江湖势力防范颇深。从狄青的遭遇就能看出迹象,一旦朝廷有所疑虑,即使狄青这等英雄也惨遭迫害,只因朝廷担心他将来势力壮大,直接威胁大宋江山。”

呼延唤听出她只是信口而谈,其实并不知个中究竟,但他对她素来怜爱,自不会扫她的兴,点头赞道:“说得很好,继续。”

纪央萤得他夸奖,自信大增,继续说道:“狄青在民间有极好的声誉,老百姓传说他是天上武曲星下凡,此次朝廷将他贬职,恐怕会引起百姓不满。为平复民愤,朝廷或有可能重用狄青手下将领,我听说狄青有四个儿子,可能他们都会委以重任,这样百姓就没有理由埋怨朝廷。这是我的猜测之一。”

呼延唤微微一怔,忍不住点头道:“言之有理……这点我倒没想过,之前一直觉得奇怪,八王世子怎会与狄青的儿子走近,本以为只是年轻人的普通交好,看来其中还有别的原因……嗯,说得好,继续。”

纪央萤大喜,不料自己胡诌一番竟有如此效果,当即顺着呼延唤的话头思索下去,沉吟一阵,问道:“陈大哥,你认为狄青的儿子有可能子承父业吗?”

“不可能,”呼延唤道,“狄青之后枢密使一职肯定由文官担当,因为当今再无一个比狄青更适合此职的武将,朝廷连狄青也信不过,自然更不信其他武将。狄青的儿子或许能求得一份闲职,看似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重塑国魂  春迎  死神的工作【CP完结+番外】  暗恋是薄荷味道+番外  不明人物  毒妃12岁:别惹逆世九小姐  相敬如宾【CP完结】  辞职后我爆红全宇宙[快穿]  大神,求填坑!  (综漫同人)[综漫]我有无数超级可爱的崽  面具【CP完结+番外】  小妙人  深情游戏【CP完结+番外】  武松大战潘金莲  二师妹手撕火葬场剧本  豪门焰:冷少的替身情人  强制发情(abo)  夜游所孟/黑茶+番外  天黑黑  鲸鱼杀手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